南阳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印发《南阳市数字交通发展规划 (2023—2025年)》通知
|
|
||
|
|||
南阳市交通运输局文件 |
|||
|
宛交〔2022〕265号 |
|
|
|
南阳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印发《南阳市数字交通发展规划
(2023—2025年)》通知
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南阳市数字交通发展规划(2023—2025年)》已经局研究同意,现予印发。望认真贯彻实施。
2022年12月20日
南阳市数字交通发展规划(2023—2025年)
(一)交通区位条件
南阳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东西;许平南襄、沪陕高速公路两个“十字”形重要通道为市域城镇与产业发展轴;姜营机场是河南三大民用机场之一。我市初步形成了以铁路、航空、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网络的立体交通运输格局。
铁路方面:已建成的焦柳铁路(即焦枝铁路)和宁西铁路在中心城区形成了“十字”中心,郑渝高铁南阳段165公里,蒙华铁路南阳段长约174.42公里,郑万高铁南阳段长约148.7公里,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火车站有11个。
公路方面:高速公路已通车总里程达到898左右公里,形成中心城区“一环六射”放射形态,全市所有县(区)基本实现了通高速公路的目标。普通干线公路总里程近3900公里,实现了所有县(区)通国道,基本实现了所有乡(镇)通省道;中心城区东环路建成通车有效的助力我市跨入“高铁时代”;干线公路网中一级公路总里程达到307公里,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技术等级所占比例不断提升。
水路方面:航运开发稳步推进。唐河航运工程省界至马店段工程开工建设,标志我市航运工程实现历史性突破;唐河航运工程马店至社旗段、白河南阳至省界航运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截至2022年12月,南阳市总占地面积达2.66万平方公里。南阳市现辖2区、10县、1个县级市,分别为:宛城区、卧龙区,邓州市、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方城县、西峡县、社旗县。除正式行政区划外,我市还设立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职教园区、卧龙综合保税区等经济功能区。
常住人口合计961.5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2.1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22%。
预计2022年,南阳市生产总值将达到4500亿元,比上年增长4.8%。人均生产总值47000元,比上年增长5.3%。全年财政总收入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0亿元,增长1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0亿元,增长12.3%。全市17个县(市、区)中有11个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邓州市、西峡县和内乡县超过20亿元。预计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3%。
南阳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坚持项目为主,实干为先,精气神全面提振,积极性充分迸发,推动行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截至2022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1725.3公里,公路密度156.9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现有高速公路10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98公里,居全省第一,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普通公路总里程达到40827.3公里,其中干线公路4335.6公里,含国道9条1501.8公里,省道27条2833.8公里,实现了县县通国道、乡乡通省道。农村公路36491.7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通水泥(油)路。全市12个县区、218个乡镇全部通二级及以上公路,4310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目标,全面打赢了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战。其中,卧龙区X008张歪线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农村路”,淅川邹官线在交通运输部开展的2021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推选宣传活动中,被评为“百城千镇智慧路”。全市拥有库区航道32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268.4公里(四级航道218公里,六级航道11公里,七级航道39.4公里),等外航道57.6公里。
运输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22年,全市累计完成客运量3136.53万人次,客运量比上年下降13.8%,旅客周转量39.12亿人公里,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4.7%,货运量32661.01万吨,货运量比上年增长24.6%,货运周转量916.21亿吨公里,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12.5%。
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南阳市“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已拥有3个国家级示范县(宛城区、内乡县、桐柏县)、4个省级示范县(方城县、西峡县、卧龙区、淅川县),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最多的地市之一。
巩固“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创建成果。内乡、方城、桐柏、新野、社旗、西峡、南召、宛城区、淅川县被省交通运输厅授予“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称号。
持续提升公交服务水平。2022年8月,我市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和“绿色出行达标城市”,截至2023年3月,南阳公交拥有车辆1035台,公交线路52条,线路总长达到878.1公里,市民出行愈加便捷。卧龙公交停车场、高教园区等6个公交首末站已投用。万人公交拥有量为13.56标台/万人,城区公交500米覆盖率为100%,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21.8%,全市新增和更新的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100%。爱心卡和夕阳红公交卡的推行等惠民政策提升了公交服务水平。
积极开展城市绿色配送示范工程创建。2022年10月,我市入选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积极协调调动各方资源,以转变城市货运配送发展方式为主线,从健全体制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土地资金保障、鼓励科技创新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供坚强保障,逐步构建起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此外,我市正与洛阳联合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程建设城市,基本建成一体联动的双副中心国家综合货运枢纽格局体系,在联动我国东、西部地区,衔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等沿线沿海沿江地区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十三五”期间,通过构建集聚融合、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数字交通体系,南阳市不断提升行业信息服务质量和行业决策支撑能力,数字交通实现了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要素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南阳市“雪亮工程”、5G试点城市、IPv6试点城市建设,城市整体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为我市数字交通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市干线公路视频监控已布设26路,建设交调站48个、治超站14个,非现场执法点共计28个。运行监测设施覆盖较为广泛,基本实现全市“两客一危一货”营运车辆、城乡公交和出租车辆的动态监控。
行业综合监管和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初步搭建了南阳市交通运输大数据平台,开发了南阳市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安全监管平台、网约车监管平台、公交调度系统等,提升了我市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航务海事、综合执法、道路运输等业务的监管和决策能力。建设智能交通指挥中心,搭建监管“云平台”,开设对上、对下接口500余个,设立8个运输服务类别,针对超速驾驶、疲劳驾驶、关闭动态系统、运动轨迹异常等七大问题设置隐患点监管子系统。
“互联网+”运输服务创新应用不断推进。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显著提升公众出行满意度。建成“城市出租95128”叫车平台,提高了居民出行打车效率。开展全国“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建设,依托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开发了网上购票平台,依托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开发了“掌上公交”手机APP。发行交通一卡通,实现全国202个城市跨区域、跨交通方式无缝衔接。
行业电子政务办公效率大幅提高。我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推进落实“放管服效”改革要求,聚焦民生实事,用数字技术赋能政务服务,推广应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数字化”政务服务水平。开发了南阳市交通运输局无感审批服务质量考核动态监管平台,完善了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事项服务功能,提升日常办公效率和社会公众服务水平。
《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交通新基建;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推动运输服务智能升级;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提升行业管理数字化水平;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加强行业网络安全保护。”
《河南省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数字交通进一步发挥推动支撑作用;建设交通新型基础设施为交通发展赋予新动能;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客运普惠式体验、降低货物跨方式流转成本;提升河南省交通行业数字治理能力;提高行业网络安全风险应对能力。”
国家及省部级政策皆为数字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指引。在技术领域,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迭代,在交通行业拥有丰富应用前景。作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南阳市,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把握国家、省部政策和交通发展战略,结合先进技术,构建数字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智慧交通城市。
当前南阳市正处于从部门应用、整合应用迈向协同应用的新阶段,与交通强市的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智能感知监测体系有待加强。交通运输智能化感知和监测的基础条件尚不健全,市内主要道路出入口、重点路段、桥梁、隧道、港航等的视频监控和运行状态监测设备等不充足或不能实时接入,不能全面、准确地监测交通运输运行状况。二是数据治理体系尚未形成。数据量庞大却难以进行有效挖掘,数据价值得不到开发,数据资源汇聚、整合与共享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行业协同治理能力较弱。已建信息化系统较为零散、孤立,业务相关性较弱,缺少业务协同;路网运行监测、公路养护、应急指挥等纵向一体化协同业务及横向综合应用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影响行业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四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网络安全均以单个系统防护为主,综合化、立体化的防护体系尚未完善,缺乏对重要数据资源的先进保护手段。五是科技支撑力亟待加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区块链、车路协同等信息技术在综合运输典型业务领域的应用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应用效果不明显。
服务国省重大战略实施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数字交通进一步发挥推动支撑作用。交通强国、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在河南省交汇叠加。《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把“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作为一项具体发展目标;在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安全保障、开放合作、治理体系等领域,均部署了相应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任务,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省厅积极对接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强国建设的要求,河南省被列入全国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响应国家和河南省交通发展战略,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任务,打造“四好农村路”和“内陆型多式联运”样板,按照“三个转变”要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顺应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浪潮,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交通,要求以信息化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发展。我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应牢牢把握新型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加速成网的重要机遇期,着力推进行业“新基建”建设,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北斗及高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凸显交通运输与先进技术相融的叠加效应,充分挖掘海量交通数据。同时防范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健全行业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交通运输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提升南阳市交通行业数字治理能力。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据驱动的政务运行机制,使政府管理更高效、决策更精细、服务更精准。结合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需要,按照“1+3+N”工作布局,以提升政府服务能力、行业治理水平为核心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升级行政方式、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强化数字治理,对城市交通进行网格化、精细化动态监测分析,深化网格化监管改革,提升行业治理智慧化水平。推动交通政务服务、监管执法、安全应急、宏观决策等信息化应用向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各业务领域延伸,促使业务流程优化调整,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效率,高标准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整体型、智慧型、高效型的行业数字治理体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围绕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基本指南,落实南阳市2022—2025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规划、协同发展。统筹国家、部省、市相关战略、规划、政策要求,全局和局部、近期和长远、传统和新型的关系。强化全市数字交通顶层设计,促进市、县两级联动、行业协同、业务协作,加强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形成发展合力。
需求导向、服务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运输效率、品质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数字交通在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效能,增强人民获得感。
突出重点,先行发展。立足南阳市发展实际,着眼于交通发展思路转型的总体要求,紧跟升级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发展方向,突出提升干线技术等级、优化毛细路网结构、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效率的发展重点,逐步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总体适应”向“先行引导”成功转变。
数据赋能、创新驱动。以数据为关键要素,赋能交通运输发展。促进数据治理能力提升,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应用,通过数字技术助力交通运输局行业管理转型升级,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以智慧交通建设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坚持安全底线思维和生态红线思维,着力提升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探索交通运输领域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保障安全、防控有力。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同步推进,坚守网络和数据安全底线防线。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交通运输本质安全水平,提升预测预警、应急反应能力。
“十四五”时期,南阳市交通运输数字交通发展总体目标是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核心,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功能协调、运转高效、有机衔接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总体格局,综合交通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运输服务智能化提质增效效果显著,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水平大幅提升,行业主要业务领域运用大数据能力显著提高,交通决策科学化、交通治理精准化、运输服务品质化、信息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引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保障国家战略实施、促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建设,使南阳市交通运输信息化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成为全省独具特色的数字交通样板城市。
基础设施数字化。交通新基建迈出新步伐,全面推进南阳市范围内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骨干网的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推进“市域双环线、县县双高速、主要乡镇全覆盖”高速公路建设目标的同时,逐步实现高速公路实时监测、沿线5G网络、充电桩全覆盖,打造南阳普通公路“123交通圈”,“二张公路网”的同时逐步推进数字化管理全覆盖,进行“四好农村路”数字化管理试点工作,四级及以上航道运行监测数字化全覆盖。加强道路恶劣气象精准监测与精确预警,基本实现重要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较大提升长大桥梁、特长隧道结构健康监测覆盖率。
运输服务一体化。形成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全程电子化出行服务体系,二级及以上道路客运站电子客票覆盖率达到100%。推动物流服务平台化和一体化进入新阶段,物流供需和运输资源精准对接、有效集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使用率超过90%,集装箱运输电子运单使用率大幅提升。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综合运输枢纽布局,人畅其行的城市出行服务系统和物畅其流的货运系统更加完备,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交通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输结构更加优化,农村运输服务品质全面提升,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数字化、智能化运输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入,运输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安全应急保障更加有力。
行业治理精准化。推动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交通执法等监管全程网络化,实现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事务事项100%“网上办”、“指尖办”,实现“一网通办”。推广应用电子证照,“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发挥电子数据快速、准确的优势,方便群众办事。推进大数据赋能行业治理,实现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等核心业务精准动态监测预警。
支撑环境集约化。成规模、成体系的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深度共享开放。事前防范、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三位一体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基本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更加完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数据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基于南阳市交通运输信息化现有基础与未来目标,着眼于全行业、全要素、全过程数字化发展的规划理念,统筹“从数据资源—业务应用—发展环境”的全覆盖发展体系。
南阳市数字交通发展重点内容(2023-2025年)总体架构可概括为“1248”架构,即“一个平台,两个层面,四大支撑,八类工程”。“一个平台”即是南阳市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及调度指挥平台,打造大数据汇聚共享平台纵向衔接部、省行业监管平台,整合交通运输内部信息系统,外联市政数局平台等,深化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程度;打造以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为核心,以交通新基建为抓手,以行业治理、运输服务为要点的南阳数字交通发展新格局,建成安全畅通的智慧公路港口、便捷高效的智慧出行体系。“两个层面”即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服务层面,加快推进全方位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载装备、运输管理等要素的数字化水平,提高用户出行舒适度和满意度。“四大支撑”即是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组织保障、完善资金筹措渠道及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健全四大支撑保障体系,为全市交通运输“数据大脑”的打造和重大项目的实施提质增速,保驾护航。“八类工程”分别是智慧公路、智慧高速、智慧水路、智慧运输、智慧执法、智慧枢纽、智慧物流、智慧公交。
图 “1248”总体架构示意图
积极响应河南省“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完善、升级南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构建我市综合交通大数据资源中心。进一步聚集市内数据资源,梳理和完善交通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促进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邮政、城市公共交通等多领域数据互联互通,形成质量高、成规模、成体系的南阳市交通运输基础数据库群,完善交通信息资源目录与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实现信息资源汇聚融合,提升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开放服务能力。开展大数据标准规范研究,提高数据中心数据管理、数据治理、加工分析、安全保障等能力,提升市级大数据中心管理与服务水平。在数据融合应用方面,大力发展交通应急管理能力、统一数字身份识别等,大幅提升智慧交通系统的数据融合与数据关系挖掘;加强数据开放共享,进一步推动南阳市交通、旅游、公安、市政等涉及智慧交通领域的各类信息充分开放共享,打造集众智的数据开放应用环境。加强大数据的综合应用分析,提高决策支持、安全应急、指挥调度、监管执法、政府服务、节能环保等,实现精准分析、精准管控、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形成覆盖全市的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
依托南阳市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构建完善基于设施、基于车、基于出行者的交通感知采集体系,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设备及运行状态信息的采集密度,提升采集精度,建立完善覆盖全市、泛在互联的智慧交通感知网络。建立完善感知采集建设标准规范,推动公路感知网络与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工程一 行业数字化治理重点工程 |
南阳市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及调度指挥平台。升级交通大数据共享平台,完善综合交通基础支撑体系、应用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交通信息可视化管理、一体化集聚、精细化应用,加强对交通大数据的采集、分析、挖掘和展示,做到业务全景化、过程可视化、工作标准化,提升南阳市各单位间信息共享、安全监管、业务协同和决策分析等能力。打造“一库一图一平台”,实现多类型交通静态、动态数据的统筹管理;接入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方便数据共享;支持对全市交通行业数据统计分析;深化交通运输统计决策、市场监管、工程管理、综合执法、超限治理、危险品运输监管、安全生产、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等业务应用功能。建设统一认证登录、综合交通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综合交通一张图、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交通运行态势分析系统、公众信息发布系统、报告管理系统、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平台。 推进多项目建设智慧化管理平台项目,通过集中建设面向集团、板块公司、项目公司三级架构用户的数字化平台,完成四项任务。一是建立集团级项目管控指标体系,实现对工程项目整体情况全面的管理决策;二是建立统一的管理、指导、协调、督促、考评的管理抓手;三是建立一套企业级数字化的标准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四是建立统一的、多行业、多项目的智慧工作平台,实现精细化、高效率、深度互动的管理模式。 |
加快推进交通新基建,推动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提升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
1. 推动智慧公路建设
推动公路设施数字化转型。完善公路感知网络,推动感知网络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提升公路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水平。按照“利用为主、适当补充”的原则,在承载重要发展战略的功能型干线公路网,建设高速公路及普通干线公路视频监控、交通诱导、气象监测等路网运行监测设施,推进高速公路及区域干线路网整体运行态势的实时感知和协同管理。鼓励在交通环境复杂、交通流量较大的农村公路重点路段,建设高清视频监控、事件自动检测预警、自适应诱导灯等设施。积极推进5G、北斗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利用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等行业和社会通信网络资源,整合建设天地一体的行业综合信息通信网络。
推动公路服务智慧化升级。建设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一体的智慧管理平台。深化大数据、北斗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已通车高速公路项目应用,解决运营养护痛点问题,提升路网运行管理水平。以南阳副中心城市公路项目为重点,推广交通突发事件信息的精准推送和伴随式出行服务,在团雾、易结冰路段推进车道级雾天行车诱导、智能消冰除雪等应用,支持重点路段全天候通行。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探索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公众服务新模式,助力便捷出行。
工程二 智慧公路 |
推进建立“车路空天”一体化感知系统。配合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以“车”“路”“空”“天”为核心,通过对路况快速检测车、道路资产数字化、无人机空中快速应急监测、遥感卫星影像应用等一体化快速感知和关键技术的研发,促进北斗导航卫星、遥感卫星和无人机技术与智能交通建设的深度融合,提升普通公路快速感知、科学管理养护和公众出行服务的智慧化程度。增强对极端气候(暴雨、冰雪等)灾前预警、灾情评估、救灾指导和灾后安置的科技支撑能力,为公路的规划、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提供科技支撑。 推进G328线信息化工程,在G328线新野段建设视频监控、交叉路口预警、可变电子情报板、气象设施、智慧养护等信息化设施,提升路网服务能力。 交通建设工程智慧管控平台,开展包括监督检查综合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数字化试验室管理、BIM项目管理、工程形象进度管理、合同管理、变更管理、计量支付管理、工程决算管理、电子档案管理、技术培训与教育管理等交通建设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和可视化展示。 |
推进方枣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项目,1)建设一体化的智慧高速管理平台,实现路网运行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运维管理、道路养护管理、出行服务、辅助决策等6大功能。2)建设完善的交通数字感知前端系统,其中视频监控、交通流检测、气象监测器、桥梁健康检测设备、路面状况检测设备;路网状况检测器复用监控系统外场设施实现全过程感知、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在此基础上补充建设无人机、路产巡检车、移动单兵、智慧锥桶等新型数字感知设备,辅助应急处置与道路养护施工。3)在大雾多发路段、大型桥梁路面开展雾区诱导;4)采用主动管理策略,对全线进行主线控制。主动管控路段进行精细化交通态势感知,结合门架式可变情报板,发布车道控制与可变限速信息最大化利用道路空间资源,提高道路通行能力。5)重点打造社旗智慧服务区建设视频监控系统、车辆管控、信息发布、工程分析决策、服务区广播、客流热力分析、智能停车诱导、智慧卫生间、交互展示等系统提升服务区的管理效率,提高公众出行的服务质量和出行安全保障。6)实现资产管理、智能机电运维、全线应急指挥调度、可视化管理与展示。通过建立基础设施数字化档案和智慧管养平台,打造具备智能分析、预判的预防性养护系统,实现科学制订养护计划、提升养护效率、降低养护成本。逐步实现管理养护决策科学化、判断智能化、施工机械化。由被动式养护升级为主动式养护。以“整合资源、智能监测、协同处置、智慧服务”为核心,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北斗高精度定位等先进适用技术,着力将方唐高速打造为“智能先进、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绿色经济”的智慧化高速公路,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科学性,实现高速公路监控管理、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管理、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 推进南邓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项目,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速公路运维和管控的深度融合,打造“1+6+N”工程,建设“1中心、6模块、N子系统”,形成南邓高速运营管理一张网,其中1中心指数据中心,6模块指运行监测、应急处置、运维管理、道路养护、安全监督、出行信息服务6项模块,N项子系统指根据业务不断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功能内容。 高速公路“13445”工程智慧工地——方枣高速公路智慧工地项目,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实现项目管理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工地试验室数据管理系统、拌和站监控系统等系统完全覆盖,建立BIM平台,实现档案数字化。 高速公路“13445工程”新建项目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建设,为人民群众较长距离绿色出行提供便利,在单侧服务区建设8个充电车位,并预留充电桩设施接口,接入省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和中原智充APP,实现远程智能化控制。 高速公路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开展高速公路资产管理、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管理、通行费征收管理、路网运行管理、建设综合管理、养护管理、服务区管理、协同应急指挥调度、视频云监控、数据分析挖掘辅助决策、出行信息发布、网络传输等功能建设。完善高速公路联网系统。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快推进交通强国高速公路养护示范省相关工作。 |
2. 推进智慧航道建设
提升航道运行保障和监管能力。推进全市重点航道、库区、船闸航运枢纽、渡口、重点运输船舶等航运要素运行监测,提升重点水域动态运行监测和通信保障能力。加强航道尺度、水文、气象等全要素数字化采集和在线监测,提高内河电子航道图覆盖率。
工程四 智慧航道重点工程 |
推进丹江口水库水陆交通监控智慧化平台工程,完善重点航道电子航道图;利用现有信息化设施打造丹江口水库海事综合管理平台;研发政务互通平台实现综合政务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使监管更智能。 |
3. 推进交通智慧执法
推进交通执法部门建设智能现场执法平台,完善执法人员手持执法终端、5G执法记录仪等多项新型执法装备,为交通综合执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执法平台和智能执法装备的综合应用,执法部门初步形成装备前端识别、数据后台比对、结果实时反馈的智能感知和研判能力,实现流程高效协同、案件快速审批、信息关联匹配、网上便捷缴费、数据统计分析,打造智能、高效、便捷的智慧执法模式。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建设,打造全市治超“一张网”。
工程五 智慧执法工程 |
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市本级、方城县、内乡县作为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综合管理系统的线上案件办理,推广不见面执法系统,提升执法工作效能。 至2025年,非现场执法点总数扩增至50个点,打造全市治超一张网。 至2025年,完善执法人员手持单兵执法设备,做到现场执法全覆盖。 |
倡导“出行即服务”理念,打造数字化交通出行助手,提高电子客票使用率,推动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
1. 推动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升级改造。鼓励平台型企业整合各类运输客票系统,打造各种运输方式一站式购票、一体化服务的旅客联程服务系统。以南阳综合客运枢纽为重点,推动无感安检、安检互认、智能引导等服务,实现便捷换乘。建设枢纽内智能导航设施,完善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服务体系,实现旅客出行“一站购票、一码(证)通行”。提升农村客运信息服务水平,提供城乡一体化客运服务。
2. 推动城市客运智能化。推进13个区县交通大数据综合应用,实现资讯信息一体融合、综合服务。推进快速智能安检、快速支付技术应用。积极采用“传统+智能”方式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出行问题。
3. 促进城市客运规范化管理。网约车、巡游车的规范化运作,是广大市民享受这一新的出行方式带来便利的前提和基础,实现网约车和巡游车的统一管理、调控,有利于保障数据安全、行驶安全,确保对司机、车辆、订单的动态监控,有助于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
4. 推进智慧驾培。通过试点驾校应用智能驾驶培训模拟器、智能机器人教练车在制度建设、行业标准、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探索构建“VR+AI+实车驾驶训练”三位一体的智能驾驶培训新模式,培育特色突出、品质精良、学员满意的智能驾培服务品牌。
工程六 数字出行服务重点工程 |
智慧客运枢纽试点工程。开展南阳汽车站智能化示范应用,运用多媒介载体通过公开展示、信息推送、智能寻路等方式向乘客提供换乘路线、关联信息以及突发事件等综合信息指引;围绕大型活动、突发事件、日常运营等不同场景,做好长途汽车、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运力统筹、集散协调,实现突发事件客流快速疏散,提升枢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智慧公交。升级智慧公交系统,以数据驱动型智慧中控、公共接驳、安全节能诱导、车路协同为主要任务,城区主要站点改造为5G智慧公交站牌。通过对实时定位数据分析,并结合乘车刷卡记录,对客流、运营状况等进行全面分析,诊断公交线路、站点覆盖识别出公交线网覆盖薄弱空白区域,诊断城市道路公交线路覆盖、公交线路重复程度,诊断公交线路客流量、客流变化趋势、线路间重叠程度,进一步分析出新开线路、延长线路、截短线路、调整线路走向、撤销线路等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建设综合出行平台。构建实时公交、定制公交、包租车业务、云公交卡、发码平台、线上充值缴费、在线年审、充电桩等业务为一体的出行平台。建设公交大数据平台。融合公交运营、收银、充电、安全、机务、维修、人资等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逐渐沉淀积累公交数据成为一种资产,并引入城市全方式出行数据和城市规划数据,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应用于公交业务,辅助公交日常运营管理、综合数据智能获取、全生命周期数据获取和周期性公交线网优化调整。 巡游车和网约车监管平台。汇聚全市巡游车、网约车经营企业基础数据、运营数据,初步实现对全市巡游车和网约车动态监管数据汇聚,具备考核企业的条件。在云享出租车监控平台(网约车)、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系统、南阳市巡游出租汽车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系统、95128电召管理平台基础上打造覆盖全市的网约车监管平台,升级完善巡游车监管平台。进一步优化派单机制,规范驾驶员线上接单行为,提高电召服务质量。同时听取企业及驾驶员建议,提高接单成功率。做好车辆日常卫星定位监管及数据管理工作。联合银保监会、交警部门、交通执法部门,利用大数据,对巡游车和网约车行业做好定期考核,提高网约车行业从业人员素质。 |
加快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立足南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唐河县省级区域性物流枢纽,实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程,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运输服务新突破。推动资源要素向物流枢纽集聚,建设物流设施集群和供应链组织中心,构建“通道+枢纽+平台+网络+主体”一体化运行体系,提升枢纽组织能力,放大集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效应,培育形成要素集聚全、流通效率高、业态模式新、聚合能力强的枢纽经济增长极。推动物流枢纽跨区域业务对接、设施联通、功能联合和资源共享,提升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支撑带动周边地区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发展,构筑南阳枢纽经济竞争新优势。
提升内河航运集疏运水平。加快推进唐河航运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白河航道工程,做好内河水运线位空间预留,统筹预控跨航、涉航相关设施建设标准。以恢复航道、提高等级、改善设施为重点,强化唐河港等核心港区“公铁水”多式联运、集散分拨、供应链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等功能,建设内河港多式联运集疏运中心,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无缝高效衔接和信息交互共享,发展内河航运“通道+枢纽+平台”模式,提高与国内主要港口的连通度,积极融入全球海运服务网络,加快构筑南阳临港经济优势,打造中部水陆集散中心。
增强航空物流开放链接能力。围绕支撑拓展空中、陆上、海上、网上“丝绸之路”,完善提升国际物流网络。拓展航空物流航线,以现有航线为基础,加快完善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城市群主要城市的航空物流网络布局,适时开通南阳机场与国内大中城市的直达货运航线,对接豫桂东盟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与广西、东盟等地区的物流联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空中经济走廊。推进实施南阳机场迁建工程,谋划建设临空经济区,配套建设机场货物集散中心、快件分拨中心等集疏运设施,强化与高铁货运无缝衔接,促进公铁水多式联运,打造区域性航空物流枢纽。
推动物流技术装备升级。加快5G、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基地)、港口码头、货运场站等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打造一批智慧物流园区、无人场站、智能通关口岸和智能立体仓库,培育争创一批省级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加强无人驾驶货车、自动分拣机器人、数字货架、自动化托盘、智能快(邮)件箱等智能化物流装备的普及应用,推动终端设备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货运单证电子化,推进冷链物流、零担物流等重点领域电子运单管理。推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货运单证信息共享互认,推进电子商务和城市货运配送供应链信息交互共享。
工程七 智慧物流服务重点工程 |
智慧物流。内乡牧原智慧物流园项目依托内乡县湍东镇新G312国道工程进行,拟打造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枢纽,创新“枢纽+产业”物流园区。一是建设智慧仓储及快递智慧分拨中心。实现车辆货物自动匹配、物流园区智能化调度。二是公铁联运信息化。建设智慧铁路专用线,实现电子货运单证“一单制”的全程无缝运输服务。 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监管平台。覆盖了政府职能部门、绿色配送企业,集监管与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网络。 |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要覆盖南阳市交通全行业、全过程,应急预案也要进行规范化管理。组织开展交通运输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物资调配、公路运营、防汛抗旱、公路水运工程等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编制应急指挥工作手册,强化各类预案的有效衔接。推进交通领域应急演练常态化、实战化,重点开展公路保通保畅、灾害险情、事故救援处置等预案演练,推动重大安全风险演练科目全覆盖,持续检验、提升应急预案实战能力。结合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将南阳市交通各部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纳入评价重点内容,督促落实应急管理责任。
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与南阳市气象局、南阳市水利局等部门信息共享,健全完善公路水路气象灾害信息发布机制。健全突发事件快速研判响应制度,完善应急研判响应程序,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主体、内容和启动条件。完善高速公路快速输送和应急救援车辆公路保通机制,确保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优先通行。健全灾害紧急运输调用和征用机制,提升紧急运输市场储备能力。
增强应急救援力量。推进建立以交通运输专业队伍为主体、行业企业应急队伍为依托、社会志愿者力量为补充、专家队伍辅助决策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高速公路、重要干线的应急运力,做好紧急客货应急运输保障工作。推动县级区域公路应急中心建设,指导各地加强应急装备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和物资台账,满足应对突发事件需要。
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建设完善南阳市交通运输运行监测和协调指挥中心,提高突发事件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建立全市公路水路灾害风险数据库,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风险区划。健全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专家库,提升安全应急工作决策水平。开展高速公路易发多发事故点段的研判治理,构建高速路网畅行的自然灾害风险预警模型。推动先进安全应急装备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
工程八 应急指挥平台 |
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平台。由安全科牵头,指挥中心配合,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管理、隐患治理、风险管控等能力。加快推进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实现危险货物运输电子运单的跨区域交换共享及应用。建设完善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系统,形成集多种运输方式日常运行监测、重点运行指标分析、预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一体的平台。 |
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标准,完善考核监督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规制“三制合一”。创新信息系统运维机制,将系统运维费用纳入管理经费或养护经费。建立交通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明确可量化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增强信息化建设内生动力。保障信息化投资的实际投放和效益,促进信息化资源向信息化能力的转化。
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建立智慧交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和行业协调,及时跟进各项工作。市交通运输局成立数字交通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研究、协调、决定交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抓好部署落实。各交通单位要对标成立领导机构,按照事权责任,参与信息化重要决策,协调推动重大信息化项目实施。加强全市数字交通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管理,严格落实技术管控、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等要求,确保项目建设实效鼓励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筹建立信息化工作机制,明确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化工作。
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性资金和国家、行业专项资金,加大对数字交通建设运维的投入。严格落实《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南阳市2022—2025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强化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切实保障资金落到实处。积极引入市场化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交通建设。坚持财政分级投入的保障机制,各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本级财政性资金、专项资金,加强省级财政资金对示范项目的支持。
完善智能交通科技人才的获取、培养和使用机制体制,加大智能交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进一步提高系统内部行业管理人员、基层业务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技能和创新意识。加大对市内数字交通创新能力的支持力度。加强培训交流,培养一批熟悉信息技术同时又了解交通业务的复合型技术骨干,提升大数据能力和数字素养。
序号 |
项目名称 |
任务描述 |
责任部门 |
建设年限 |
一 |
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 |
|
|
|
1 |
南阳市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及调度指挥平台 |
1.建设统一认证登录,汇聚全局新建业务系统,实现单点统一登录; |
指挥中心、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 |
2023 |
2 |
多项目建设智慧化管理平台项目 |
通过集中建设面向集团、板块公司、项目公司三级架构用户的数字化平台,完成四项任务。一是建立集团级项目管控指标体系,实现对工程项目整体情况全面的管理决策;二是建立统一的管理、指导、协调、督促、考评的管理抓手;三是建立一套企业级数字化的标准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四是建立统一的、多行业、多项目的智慧工作平台,实现精细化、高效率、深度互动的管理模式。 |
交投集团 |
2023~2025 |
二 |
智慧公路 |
|
|
|
3 |
“车路空天”一体化感知系统 |
以“车”“路”“空”“天”为核心,通过对路况快速检测车、道路资产数字化、无人机空中快速应急监测、遥感卫星影像应用等一体化快速感知和关键技术的研发,促进北斗导航卫星、遥感卫星和无人机技术与智能交通建设的深度融合,提升普通公路快速感知、科学管理养护和公众出行服务的智慧化程度。增强对极端气候(暴雨、冰雪等)灾前预警、灾情评估、救灾指导和灾后安置的科技支撑能力,为公路的规划、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提供科技支撑。(边坡、隧道、桥梁结构健康监测) |
公路中心、淅川县交通运输局、西峡县交通运输局、内乡县交通运输局、南召县交通运输局、卧龙区交通运输局 |
2023~2025 |
4 |
G328线信息化工程 |
在G328线新野段建设视频监控、交叉路口预警、可变电子情报板、气象设施、智慧养护等信息化设施,提升路网服务能力。 |
新野县交通运输局 |
2023~2024 |
5 |
交通建设工程智慧管控平台 |
开展包括监督检查综合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数字化试验室管理、BIM项目管理、工程形象进度管理、合同管理、变更管理、计量支付管理、工程决算管理、电子档案管理、技术培训与教育管理等交通建设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和可视化展示。 |
质监站 |
2023~2024 |
6 |
智慧充电桩建设 |
开展市普通公路充换电基础设施第一批建设工程,谋划推进第二、三期建设,依托交通存量资源,包括场站、公路沿线可利用空间资源、交旅融合项目,形成行业引领、布局科学、服务优良的充换电业务新格局。 |
交发投集团 |
2023~2025 |
三 |
智慧港航 |
|
|
|
7 |
丹江口水库水陆交通监控智慧化平台工程 |
完善重点航道电子航道图;利用现有信息化设施打造丹江口水库海事综合管理平台;研发政务互通平台实现综合政务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使监管更智能。 |
海事中心 |
2023~2025 |
四 |
智慧高速 |
|
|
|
8 |
方枣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项目 |
1.建设一体化的智慧高速管理平台,实现路网运行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运维管理、道路养护管理、出行服务、辅助决策等6大功能。2.建设完善的交通数字感知前端系统,其中视频监控、交通流检测、气象监测器、桥梁健康检测设备、路面状况检测设备;路网状况检测器复用监控系统外场设施实现全过程感知、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在此基础上补充建设无人机、路产巡检车、移动单兵、智慧锥桶等新型数字感知设备,辅助应急处置与道路养护施工。3.在大雾多发路段、大型桥梁路面开展雾区诱导。4.采用主动管理策略,对全线进行主线控制。主动管控路段进行精细化交通态势感知,结合门架式可变情报板,发布车道控制与可变限速信息最大化利用道路空间资源,提高道路通行能力。5.重点打造社旗智慧服务区建设视频监控系统、车辆管控、信息发布、工程分析决策、服务区广播、客流热力分析、智能停车诱导、智慧卫生间、交互展示等系统提升服务区的管理效率,提高公众出行的服务质量和出行安全保障。6.实现资产管理、智能机电运维、全线应急指挥调度、可视化管理与展示。通过建立基础设施数字化档案和智慧管养平台,打造具备智能分析、预判的预防性养护系统,实现科学制订养护计划、提升养护效率、降低养护成本。逐步实现管理养护决策科学化、判断智能化、施工机械化。由被动式养护升级为主动式养护。以“整合资源、智能监测、协同处置、智慧服务”为核心,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北斗高精度定位等先进适用技术,着力将方唐高速打造为“智能先进、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绿色经济”的智慧化高速公路,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科学性,实现高速公路监控管理、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管理、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 |
交投集团 |
2023~2024 |
9 |
南邓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项目 |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速公路运维和管控的深度融合,打造“1+6+N”工程,建设“1中心、6模块、N子系统”,形成南邓高速运营管理一张网,其中1中心指数据中心,6模块指运行监测、应急处置、运维管理、道路养护、安全监督、出行信息服务6项模块,N项子系统指根据业务不断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功能内容。 |
交投集团 |
2023~2025 |
10 |
高速公路“13445”工程智慧工地——方枣高速公路智慧工地项目 |
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实现项目管理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工地试验室数据管理系统、拌和站监控系统等系统完全覆盖,建立BIM平台,实现档案数字化。 |
交投集团 |
2023 |
11 |
高速公路“13445工程”新建项目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推进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建设,为人民群众较长距离绿色出行提供便利,在单侧服务区建设8个充电车位,并预留充电桩设施接口,接入省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和中原智充APP,实现远程智能化控制。 |
交投集团 |
2023~2025 |
12 |
高速公路管理服务平台 |
开展高速公路资产管理、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管理、通行费征收管理、路网运行管理、建设综合管理、养护管理、服务区管理、协同应急指挥调度、视频云监控、数据分析挖掘辅助决策、出行信息发布、网络传输等功能建设。完善高速公路联网系统。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快推进交通强国高速公路养护示范省相关工作。 |
交投集团 |
2023~2024 |
五 |
智慧运输 |
|
|
|
13 |
县乡村三级综合客货运信息服务平台 |
依托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建设,优化县乡村三级综合客货运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整合城乡客运信息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车辆位置实时查询、约车包车等“一站式”出行服务;整合城乡货运信息资源,促进县域内货运企业打通信息接口,数据一次录入、平台共享,实现城乡邮件快件、零担货物等物流信息全程可查询、可追溯和物流业务量统计分析。推进城乡客运、农村物流、邮政快递等业务信息、系统对接、服务互补,实现农村人、车、货、站、线的智能匹配和运力资源的柔性配置,不断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信息化服务水平。 |
运管科、运输中心、邮政局、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 |
2023~2025 |
14 |
巡游车和网约车监管平台 |
完善出租车100%在线 |
运管科、运输中心、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 |
2023~2025 |
15 |
95128适老化约车服务推广工程 |
|
运管科、运输中心、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 |
2023~2025 |
16 |
无感审批 |
探索在市场准入和高频证照办理中推行“无感审批”新模式,实现“网上审批”、“不见面审批”,进一步优化交通营商环境。 |
营商办、审批科、运输中心、公路中心、海事中心 |
2023~2025 |
六 |
智慧执法 |
|
|
|
17 |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 |
市本级、方城县、内乡县作为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综合管理系统的线上案件办理,推广不见面执法系统应用,提升执法工作效能。 |
执法支队、方城县交通运输局、内乡县交通运输局 |
2023 |
18 |
非现场执法设施建设工程 |
持续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点的建设工作,至2025年底,建成50个以上治超非现场执法点,形成全市治超一张网。 |
执法支队、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 |
2023~2025 |
19 |
手持单兵执法设备全覆盖 |
至2025年完善执法人员手持单兵执法设备,做到现场执法全覆盖。 |
执法支队、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 |
2023~2025 |
七 |
智慧枢纽 |
|
|
|
20 |
南阳汽车站智慧客运枢纽试点工程 |
开展南阳汽车站智能化示范应用,运用多媒介载体通过公开展示、信息推送、智能寻路等方式向乘客提供换乘路线、关联信息以及突发事件等综合信息指引;围绕大型活动、突发事件、日常运营等不同场景,做好长途汽车、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运力统筹、集散协调,实现突发事件客流快速疏散,提升枢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
运管科、市运输中心、宛运集团 |
2023~2025 |
八 |
智慧物流 |
|
|
|
21 |
内乡牧原智慧物流园 |
依托内乡县湍东镇新G312国道工程进行,拟打造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枢纽,创新“枢纽+产业”物流园区。一是建设智慧仓储及快递智慧分拨中心。实现车辆货物自动匹配、物流园区智能化调度。二是公铁联运信息化。建设智慧铁路专用线,实现电子货运单证“一单制”的全程无缝运输服务。 |
内乡县交通运输局、运管科、市运输中心、牧原集团 |
2023~2024 |
22 |
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监管平台 |
建设覆盖了政府职能部门、绿色配送企业,集监管与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网络。 |
市局运管科、市运输中心 |
2023~2025 |
九 |
智慧公交 |
|
|
|
23 |
升级智慧公交系统 |
1. 推进城区在具备条件的公交站点改造建设智慧公交站牌; 2. 建设线网优化平台。通过对实时定位数据分析,并结合乘车刷卡记录,对客流、运营状况等进行全面分析,诊断公交线路、站点覆盖识别出公交线网覆盖薄弱空白区域,诊断城市道路公交线路覆盖、公交线路重复程度,诊断公交线路客流量、客流变化趋势、线路间重叠程度,进一步分析出新开线路、延长线路、截短线路、调整线路走向、撤销线路等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 3. 建设综合出行平台。构建实时公交、定制公交、包租车业务、云公交卡、发码平台、线上充值缴费、在线年审、充电桩等业务为一体的出行平台。 4. 建设公交大数据平台。融合公交运营、收银、充电、安全、机务、维修、人资等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逐渐沉淀积累公交数据成为一种资产,并引入城市全方式出行数据和城市规划数据,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应用于公交业务,辅助公交日常运营管理、综合数据智能获取、全生命周期数据获取和周期性公交线网优化调整。 |
公交集团 |
2023~2025 |
南阳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2022年12月20日印发 |
政策解读http://www.nanyang.gov.cn/gk/zcjj/zcjd/589126.htm